想考上研究生,這三個數據你必須清楚

2021-10-15 17:14:40 編輯:華杰鄭州MBA培訓班 關注:

  距離2022考研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,無論是參與其中的當前考研人,還是瞄準未來的后續考研人,關于考研的諸多數據,你有了解嗎?

  比如,你知道有多少人打算考研嗎,你知道跨專業考研的人多嗎,你知道大家考研的主要目的嗎?

  你可能會問,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有什么用呢?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,知道這些答案非常有用,因為考研是一場應試之爭,你最終能否考研上岸,看的不是你和滿分的距離,看的是你和其他人的距離,知己知彼,方能無往不利。

  就在最近,中國青年網進行了一次關于考研的問卷調查,通過獲取到的數據,我們來看看,關于考研,有多少信息需要我們了解和響應。

  數據一:這就是你未來的競爭壓力

  根據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,有將近90%的人有考研的想法,或者說是打算考研。在十年以前,可能這樣的想法是在上大學過程中才逐漸出現的,但是現在,有將近70%的人在上大學前就已經有了考研的想法。那么為什么如此多的同學在上大學之前就有了考研的想法呢?

  記者采訪到的一位剛上大一的倪同學道出了真相,他說,在他上高中的時候,無論是身邊的老師同學,還是家里的父母和親戚,都在灌輸一種“本科學歷成為普遍”的思想,甚至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,“研究生學歷都在成為普遍”,所以考研在那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一顆種子埋在了他的內心。

  其實很多同學的情況和這位倪同學類似,也就是說,考研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認知,對于國家和社會,國民學歷的提升有助于國力的增長,是值得推崇的好事;但是對于廣大同學來說,這也意味著考研的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大,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場學歷之爭中來,畢竟,十個人當中,已經有九個人都打算考研了,競爭之激烈,可見一斑。

  數據二:這就是跨領域的競爭熱度

  根據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,有將近40%的人有跨專業考研的想法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,行業的薪資水平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劃分,諸如互聯網、金融以及電子等領域,躍居行業前列,成為了眾多大學生的競逐目標。

  而這些專業具有著很高的技術壁壘和背景要求,即對專業限制越來越高,很多其他專業的同學,為了獲取更好的發展機會,所以在考研中,選擇放棄自己的本專業,轉而跨考這些熱門專業。考上自然是好的,但是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,也正因如此,有95%的同學都認為跨專業考研是考研中最難的一個選項。

  除了奔向熱門專業,適合考公務員的,以及考研難度低的專業,也成為了跨專業考研的熱門選擇。因為很多同學并不打算追逐高薪職位,只想著能有個研究生學歷,當個公務員,就很滿足了,所以這就加劇了反向跨領域的競爭。這也給廣大考生提了個醒,跨領域的考生只會越來越多,所以和你競爭的不再只是你看到的本專業的那些人,還有很多看不到的人。

  數據三:這就是考研人的競爭目標

  根據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,有將近84%的同學考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。這組數據也的確很真實地反映出大家內心深處的想法,而且這也是多年來,考研人數不斷暴漲的根本原因。那么,非研究生學歷找工作真的有那么難嗎?

  真的難,很難。除了少數熱門專業外,大多數專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,在競逐名企的崗位時,都是毫無競爭力可言的。甚至很多名企的招聘門檻,就已經達到了研究生學歷,作為本科學歷的你,連參加筆試的機會都沒有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,第一,研究生數量越來越多;第二,名企招聘應屆生數量的減少。

  兩個原因的互相促進,使得招聘門檻穩定在了研究生學歷。除了名企之外,很多優質的公務員崗位,選調生崗位和人才引進崗位,都把門檻放在了研究生學歷。所以大家越來越明白一件事,如果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,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學歷提升至研究生,然后再進行能力的提升。這樣的意識不斷普及,也就造成了考研人數越來越多,競爭越來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