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考研“棄考率”已超10%
找不到合適工作,就去考研啊!
就業壓力大,那不如先考個研吧!
“考研”幾乎已經成了高材生的“基本操作”,尤其在2022年,考研人數相較之前的一年,暴漲了80多萬,但據官方最新數據顯示,考研的“棄考”人數也登上巔峰。
22考研“棄考率”已超10%,考生“臨門一腳”選擇放棄,究竟為何
“考研”的競爭程度,也可以說是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”了,難度和高考也不相上下。
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都選擇,繼續深造,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,甚至已經成了當代大學生的“約定俗成”,默契的一起考研,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。
除了應屆大學生作為“主力軍”外,一些在職人士也加入了考研大軍,或許是為了升職,也或許是感到了學歷膨脹帶來的壓,考研就變成了他們的“最佳選擇”。
有些高校對研究生進行了擴招,還鼓勵了考生報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。
因此,“考研”變得異常火爆,考研人數也連年創下新高。
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已經到達457萬,相比于2021年的377萬,暴漲了80萬。
但與接連上升的考研數相比,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,那就是考研的“棄考率”。
據估算,今年研究生考試的“棄考率”依舊會超過10%,甚至逼近20%。
以深圳大學為例,2019年報名研究生考試的共有16019名考生,但實際參加考試的只有14090名,棄考率12.04%,2020年數據增長到15.54%,2021年棄考率已達18.65%,馬上就要逼近20%了,北大法學院的數據更是夸張,19年棄考率已經到了24%。
因此,馬上要參加考試的考生們,不用擔心和焦慮,只要你去參加考試,就已經戰勝了將近20%的考生。
很多考研的學生都吐露了自己的心聲,考研不僅備考時間長,壓力還很大,考研的備考一般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,在這一年的時間里,就需要考生有強大的自律能力。
考研不像高考,沒有人監督催促,老師也不會苦口婆心的勸導,可以說全憑自覺,不僅不懂的知識點,要“自力更生”,還要保證自己的心思都在“學習上”。
而在大學校園中,如果有志同道合的考研小伙伴還好,如果是自己“孤軍奮戰”,那就更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信念了。
其次,在同年的小伙伴里,有不少沒有選擇考研深造的同學,已經走上了工作的崗位,有的同學的工作還不錯,這就給正在備考的“考研黨”很大的壓力。
如果考研沒考上,那這一年的時間是不是就浪費了,最后“竹籃打水一場空”,還不如提前工作,不考研了。
還有的考生,心中也并不是真的很想考研,也沒有目標院校,沒有“非上不可”的信念,可能是周圍的同學都在考,就也跟風一起考。還有一部分是為了“逃避”就業的壓力,選擇備考研究生。
可這樣就業怕受“打擊”,考研又害怕“陪跑”的學生,往往最容易在考試“臨門一腳”的時候選擇放棄,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棄考原因,但連上考場的勇氣都沒有,以后還有什么能堅持到勝利的事情呢?